UP | HOME

正觀集滅

目录

1 闡陀長老的疑惑

在雜阿含二六二經中,佛陀滅後,闡陀長老向諸比丘求教,如何證入聖道,諸比丘教他觀察思惟:

色無常,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,一切行無常,一切法無我,涅槃寂滅。

但闡陀長老說,他已經知道思惟上述內容,但是他對

一切諸行空寂、不可得、愛盡、離欲、涅槃。

不喜,在這一切行中,我又在哪裏呢?

闡陀長老以爲,涅槃是一切實有諸行的斷滅,由此而心中生起了怖畏之心。我們凡夫也是如此,說起來厭離五欲,欣向涅槃,但心裏都是喜歡生,由於喜歡生,必然會帶來生滅。而對於不生不滅的涅槃,總以爲是一切的斷滅,而很難生起向往。

瑜伽師地論說:

由四種相,於彼寂靜其心退還。

  • 一者、於中由見勝利,不趣入故;
  • 二者、不信,彼得不清淨信故;
  • 三者、於彼所緣不生喜樂,不安住故;
  • 四者、於彼而起不樂勝解故。

雖然知道涅槃清淨的利益,但不去修行;對於涅槃不能信得;對涅槃不生喜樂;對涅槃不能生起喜樂的勝解;由於如上原因會讓心退還。

闡陀長老大概是第三種情況,對涅槃不生喜樂,而不得喜樂的原因還是對涅槃有錯誤的認識,沒有勝解。

又由二緣,依止無我勝解之欲,於彼涅槃由驚恐故,其心退還。

  • 一、由於此欲不善串習,未到究竟故;
  • 二、於作意時,由彼因緣念忘失故。

又此忍欲未串習故,當爾之時,於諸行中了唯行智其心愚昧,數數思惟:我我爾時當何所在? 尋求我行微細俱行障礙而轉。 由此緣故,彼作是思:我當不有。 不作是念:唯有諸行當來不有。 彼由如是隨逐身見為依止故,發生變異隨轉之識,由驚恐故,於彼寂滅其心退還。

因爲對涅槃沒有勝解,所以在觀察諸行時,在諸行的滅去的時候,我在哪裏呢?以爲在涅槃的時候,有一個真實的我也一起斷滅了,由此而生起了恐怖心。

闡陀長老因爲有這樣的問題,思惟阿難尊者常隨佛陀學習,應該有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,於是去請教阿難尊者。

2 解決疑惑的條件

復次,為斷如是驚恐,有二種法多有所作。

  • 一者、於諸有智同梵行所,如實自顯;
  • 二者、因善法欲,發解了心及調柔心。

爲了斷除此恐怖,有兩種方法,一是向有智慧的人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認識,如實顯發,這樣才能在別人的幫助中得到真實利益。

又發如是解了心者聽聞正法,由三種相發生歡喜。

  • 一者、由補特伽羅增上故;
  • 二者、由法增上故;
  • 三者、由自增上故。

說法師,勝義法,自心的覺悟,此三者讓聞法成就。

經中說,闡陀長老如實向阿難尊者闡述了自己的疑惑,阿難尊者贊嘆闡陀長老心勘受法。

3 阿難尊者解答疑問

阿難尊者說:

我親從佛聞,教摩訶迦旃延言:

『世人顛倒依於二邊,若有、若無,世人取諸境界,心便計著。

迦旃延!若不受、不取、不住、不計於我,此苦生時生、滅時滅。

迦旃延!於此不疑、不惑、不由於他而能自知,是名正見,如來所說。

所以者何?迦旃延!如實正觀世間集者,則不生世間無見,如實正觀世間滅,則不生世間有見。

迦旃延!如來離於二邊,說於中道,

所謂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謂緣無明有行,乃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集;

所謂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,謂無明滅則行滅,乃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滅。』

人執取實有、實無,面對境界時,生起苦樂等受,因為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有苦樂,就會產生執取貪著。 如果沒有執著實有實無,那麼苦受生起只是苦受的生起,滅去只是苦受的滅去。在生起和滅去之中並沒有一個我,就不會從受而生起愛取有等。

4 印順長老的講解

《性空學探源》中說:

涅槃之滅,是「純大苦聚滅」,是有為遷變法之否定。 涅槃本身,是無為的不生不滅。只因無法顯示,所以烘雲托月,從生死有為方面的否定來顯示它。 如像大海的水相,在波浪澎湃中,沒有辦法了解它的靜止,就用反面否定的方法,從潮浪的退沒去決定顯示水相平靜的可能。 涅槃也如是,從生命流變的否定面給予說明。 常人不解此義,或以為涅槃是滅無而可怖的;這因為眾生有著無始來的我見在作祟,反面的否定,使他們無法接受。 那麼,要遣離眾生執涅槃為斷滅的恐怖,必須另設方便,用中道的空寂律來顯示。 從緣起的因果生滅,認取其當體如幻如化起滅無實,本來就是空寂,自性就是涅槃。

…… 他的癥結,在以為諸行是實有的(法有我無),涅槃之滅是另一實事。 他把有為與無為打脫為兩節,所以僅能承認有為法的無常無我,涅槃的寂滅;而聽說一切法空、涅槃寂滅,就不能愜意。

闡陀比丘的誤解,必須使他了解諸行非實、涅槃非斷滅才行;這中道的緣起法,是最正確而應機的教授了。

試問:為什麼如實正觀世間集可離無見而不起有見呢?正觀世間滅可離有見而不墮於斷見呢?

因為中道的緣起法,說明了緣起之有,因果相生,是如幻無自性之生與有,所以可離無因無果的無見,卻不會執著實有。 緣起本性就是空寂的,緣散歸滅,只是還它一個本來如是的本性,不是先有一個真實的我真實的法被毀滅了;見世間滅是本性如此的,這就可以離有見而不墮於斷滅了。

這是說:要遣除眾生怖畏諸行空寂,以涅槃為斷滅的執著,不僅在知其為無常生滅,知其為有法無我,必需要從生滅之法、無我之法,直接體見其如幻不實,深入一切空寂,而顯示涅槃本性無生。

《成佛之道》中說:

世間人見人生了出來,就執為是實有的而起有見。等到死了,大都是執為實無而起無見的。 又如在生死流轉中,一般人是執為實有的。聽見了生死,入涅槃,就執著以為是無了(世人因此大都是怕無我,怕空,怕涅槃的)。

佛弟子依著緣起中道去觀察時,如見到世間滅,也就是生死解脫了,就不會起有見。 因為緣起如幻的相對性,在涅槃寂靜中是不能安立的。 而且,既是可滅的,在生起時也就決非實有,實有是不會依緣而滅的。 如見到生死世間的集起,就不會起無見。因為緣起的如幻假有,不是什麼都沒有的。而且,既是可生的,在滅時也決非實無了。

日期: <2018-10-17 三>

作者: 刘海龙

Created: 2018-10-20 六 10:34

Emacs 25.1.1 (Org mode 8.2.10)

Validate